七十年代生产队吃啥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吃什么?我们主粮是大米,但不够吃,平时会掺点豆角红薯一起煮,春天青黄不接,掺点红薯丁,我最讨厌红薯丁,大家都盼着早稻谷的收获,应季蔬菜还是够吃的,现在没那么好的菜,鸡和肉鱼很有限,猪和鸡交公以后所剩无几,况且还要靠鸡蛋换盐,即使物资不丰富,但没人多拿多占,大家都非常努力,争取颗粒归仓,但农家肥有限,灭虫靠诱蛾灯,种子也抑制了产量,亩产 400 斤左右,70 年代末到了 600 斤,虽然那个时代粮食不一定够吃,但不能否定那个时代,人们拼命修筑水利设施,交通设施,改造农田,都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那个时代战天斗地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那个时代也是共和国发展道路的一段,而且取得了优异成绩,不管怎么说,从解放以后到现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生活水平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解放时的 4 亿人口到 78 年的 8 亿人口,就已经足够证明所取得的成绩,增加 4 亿人口,得增加多少衣食住行,正是共和国几代人的努力,坚实的步伐与脚印,才有了今天丰衣足食,如果在未来几十年后的人们,他们再来评价我们,认为我们这一代给他们打下了基础,就是对我们这代人的最好肯定,也应该成为当代人努力的目标。

六十年代初出生,七十年代末离开农村。觉得有发言权。

那时钱挣的少,粮食分的也少,加上那时农活重,农民口粮基本不够吃。早餐基本是稀饭,也就是粥。注意,全都就是粥,没有馒头、包子等辅助食品,菜基本是咸菜,经济条件好点的买些罗卜干,大头芥,豆腐乳等。中午则是干饭,菜是时令蔬菜,一般是两到三个,蔬菜吃不完就相互送,蔬菜不够吃时也会用咸菜罗卜干等代替。晚饭一般是稀饭,泡饭 (将中午的剩饭加水烧开),南瓜汤,山芋汤等花样比较多,菜是中午的剩菜,也有另做的,有时不另做则是和早饭一样的咸菜、罗卜干、大头芥、豆腐乳等代替。偶尔因为下雨下雪没法干农活在家休息时,会包饺子,包团子 (类似于元宵,比元宵大),擀面条等改善生活。除了过年等几个重要节日有亲戚走动外,平时很少有荤菜。但也有例外,如抓到鱼,或遇到宰杀猪羊鸡鸭鹅时,肉留着,它们的内脏则是上等佳肴,可以好好美餐一顿。到快过年时要准备年货,农活也不太多,相对来说食品要丰富些,如炸薯片,做粉丝,做炒米糕等,还有人家做米酒,做豆腐。然后过年那几天大吃大喝,有的人家甚至天天酒席,请了这家请那家,一个年过下来年终分的钱花掉一半 (包括穿的)。

这就是我们那时一日三餐的大概情况。

不应该简单地解答,应该好好掰扯掰扯。首先,这是 20 年的时间跨度,1960 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普遍的是吃不饱,更谈不上饭菜质量。1980 年的时候,家家户户普遍的是能吃饱饭,但是主要是杂粮,细粮和副食还不丰盛。其次,家家户户情况不同,如果家里有人上班拿工资,情况就会好很多。有的家庭会过日子,养猪养鸡等等搞些副业,生活也会稍微好点儿。有一点是肯定的,六七十年代无论农村还是市民普遍没有现在富裕。怎样看待这个事情,怎样看待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别的。有文章讲过一件事。一次,有外国记者问周总理:西方人走路都是昂首挺胸,为什么中国人走路总爱低着头?周总理解答,因为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我对这个“上坡路”很自豪。引申到如何观察一个国家,如何观察一个时代。我的看法是,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长期停滞徘徊,人民生活总体贫困,长期贫困,人均寿命可怜,被人称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真正开始走上坡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提高。中国农村分田到户是 1980 年之后,那时人们已经摆脱了长期的吃不饱饭的局面。人均寿命已经由解放前的 30 多岁提高到 70 多岁。如何看待那时的苦和现在的甜呢?如果用“上坡路”的思路看问题,我们应该感谢共产党领导我们走的是上坡路,是一条发展进步的康庄大道。我们应该感谢前辈们的艰苦奋斗,是他们的热血和汗水铺成了上坡路,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上坡路的后一个阶段总比前一个阶段高,站在后一个阶段的人们可以实事求是地总结前一个阶段的经验教训,但是不要轻易地贬损前一个阶段。因为后人的付出并不一定比前人多,可能只是利用了前人制造的条件。我相信中国还会越来越好,因为我们走的是上坡路。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