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简介(诸葛亮有没有为刘备打下江山)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三顾茅庐,既是诸葛亮待价而沽抬高自己身价的炒作行为,也是刘备礼贤下士的一场个人秀。

诸葛亮给自己的定位是高端人才

三国演义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简介 (诸葛亮有没有为刘备打下江山)

诸葛亮是一个 IP 打造的专家,深谙心理学,懂得为自己包装

诸葛亮是当时比较有学问的知识分子,也是荆州的士族阶层,本应该住在城里,却跑到隆中耕读,为何?圈粉,吸引关注。

隆重是乡下,都是种田的农民。诸葛亮是读书人,不管穿着还是言行举止,肯定有别于当地人,这样就容易在当地鹤立鸡群,成为众人的焦点。大家开始议论纷纷,古代都是口碑传播,传着传着,粉丝越来越多,逐渐成了大 V,连刘备也关注诸葛亮。

三国演义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简介 (诸葛亮有没有为刘备打下江山)


当时的知识分子,名气非常重要,不管是举孝廉、月旦评,还是后来的九品中正制,都需要大 V 的点评转告。诸葛亮平时也没闲着,荆州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都有结交。这些读书人平时坐而论道、高谈阔论,然后时不时的相互吹捧、抬举、转发,就像闲着做自媒体的。这些知识分子口耳相传,诸葛亮也逐渐名声大噪,为自己博得“卧龙”之名,成了荆州的头部自媒体大 V。

三国演义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简介 (诸葛亮有没有为刘备打下江山)

诸葛亮深知:越容易得到的,越不会珍惜。于是诸葛亮准备欲擒故纵,刘备前面两次拜访,诸葛亮很有可能故意避而不见,提高自己的身价。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越是得不到,刘备越想要,更加对诸葛亮感兴趣,于是就有了第三次拜访。

诸葛亮不仅仅有才能,而是是关系户,在荆州人脉众多

刘备表面上是一方诸侯,实际上约等于一光杆司令,甚至连一块根据地也没有,只能待在刘备的地盘。诸葛亮是刘表的亲戚,背后有无数人脉,也是相当有影响力的人,把他发展成合伙人,对刘备的事业有很大的提升。刘备当时急需处理与刘表为代表的荆州上层人士的关系,诸葛亮作为双方的“话事人”是再合适不过。

三国演义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简介 (诸葛亮有没有为刘备打下江山)

诸葛亮胸中有韬略腹中有良策,要找个合适自己的领导以及团队,并且还要当高管,所以入职前需要包装自己一番,让自己成为一个自带流量和热点的大 V;刘备需要一个有影响力和才干的人,来号召群贤,来帮自己抢市场。一番隆中对谈之后,君臣情投意合。三顾茅庐,成就双方。诸葛亮如愿成为高管,刘备也找到优秀的合伙人并且成就自己礼贤下士的名声。

三国历史只是华夏历史的冰山一小角,但三国故事且是最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的,也是历代老百姓最为熟悉的历史故事,这要感谢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为我们带来了这部伟大的作品。其中三顾茅庐的故事那是非常之精彩,为何刘备三兄弟三次才请得孔明先生出山呢?其实这是符合常理的,就和相亲一样,总要认识、了解,总不能见面就结婚吧!按常规推理的话,真实的历史也许是请了三次,也许是五次,甚至多次,一次二次就请动孔明先生显然是不符合常理,襄阳古属荆州南阳郡,古隆中我去过两次,山青水秀,风景怡人,现在是交通发达,但在一千多年前,交通肯定是不便利。按常规礼仪,我们去请一个很有名气的人来公司上班,作为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去肯定是拜访,也就喝喝茶、吃个饭,作个自我介绍相互认识一下,小住几日就会离去。(当客人走了,我们会习惯性的去打听这个人的来历、品行及基本情况)第二次去还是拜访,这次就是熟人了,必此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关系更近了一步,就可以喝喝酒拉拉家常了,但还是不能在别人家呆太多时日。第三次去拜访,必此之间就有了多日不见时分怀恋的感觉了,(注:古时交通不便利,加上出门看黄历和天气的原因,分别在见面可能会间隔好几个月。)见面也会非常乐乎,吃饭喝酒气氛也就更加的融洽了,天下大事也可侃侃而谈了,(关系不到位,不会谈论敏感话题。)这次住的时间会长久一些,必此之间也很默契了,这次就可以单刀直入,直奔主题了,直接了当就是要请诸葛先生出山,共同创业,但作为主人,特别是诸葛先生这样的名人肯定会客套一翻,委婉推脱,不能表示出急需工作养家糊口吧!作为刘备这样的聪明人自然会领会到意思,小住几日便会开心道别。第四次就不是拜访的意思了,而是朋友相聚了,(这个时候,其实刘备一直在捱过这段缓冲期,诸葛亮其实也是等的心急如焚了。)喝酒吃饭,相谈甚欢,制定规划书,(规划书就是出师表)小休几日,满怀激情,抱着共同的目标就进发荆州了。三顾茅庐之所以写三次是依照常规礼仪和客观事实来描写的,写三次是最合适的,故事情节不会太拖拉,如果写成四顾、五顾,对于一部小说来说就不精彩了,按小说和影视剧来看,三顾茅庐显得刘备很诚恳,也让读者觉着诸葛亮很傲气,其实都不是,也许刘备拜访诸葛亮的次数更多才请动了诸葛亮,这才符合交际礼仪,也才符合社会情理。

三国演义刘备请诸葛亮出山简介(诸葛亮有没有为刘备打下江山)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