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朝与新中国只隔了38年,却感觉相隔甚远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回望这期间 38 年的历程,分为了五个阶段,近似中国百年之巨变。

第一阶段: 走向共和

清帝爱新觉罗溥仪退位,袁世凯当选中华民国大总统,几年后袁世凯推翻共和复辟帝制,孙中山先生进行二次革命。

第二阶段: 军阀内乱

袁世凯恢复共和后郁郁而终,北洋军阀出现内乱,形成了城头变幻大王旗的混乱景象。期间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孙中山先生进行两党合作。

第三阶段: 军阀混战

孙中山先生去世,蒋介石进行北伐,与各路军阀进行混战,逐渐吞并各路军阀,并制造“四一二”政变,屠杀共产党与革命群众,从而破坏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共产党在毛泽东的带领下进行了伟大的长征,并在延安建立根据地。

第四阶段: 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九一八”事变,加速了侵略中国的脚步。张学良、杨虎城制造“西安事变”,迫使蒋介石与中国共产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直到日本战败投降。

第五阶段: 解放战争

日本宣布投降的第十三天,国共进行“重庆谈判”,一年后爆发全国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带领下,赢得内战解放全中国,1949 年十月一日毛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

这是一个十分有兴趣的话题。确实,在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唯独是清朝距离新中国 ” 时空 ” 最近。当然,更不能勿略距离早已灭亡的 ” 民国 ” 年代的时空 ” 更近史实!

为什么清朝与新中国只隔了 38 年, 却感觉相隔甚远

互联网上曾有满清对中国历史的 ” 功罪论 ” 争议声,说好说坏都有之,

为什么清朝与新中国只隔了 38 年, 却感觉相隔甚远

每每至此,不禁让我勾起当年靠《百家讲坛》电视媒体 ” 走红 ”,讲述清史的满学研究家阎崇年先生记忆。

为什么清朝与新中国只隔了 38 年, 却感觉相隔甚远

是的,作为一个热爱民族历史文化的我,对现如今满屏的清宫戏不盛其烦。大清王朝要么就是沒完没了的权力斗争,要么就是江湖侠客个个刺王杀驾大义凛然!真实的清朝历史果真如此吗?新中国成立的年头确实距离清代较近,但别忘了,中间可间隔着一段饱含国耻家仇屈辱血泪史!

为什么清朝与新中国只隔了 38 年, 却感觉相隔甚远

从清末 ” 跳转 ” 至军阀割据的 ” 民国 ”,几乎几十年中国大地烽烟不断后患无穷!丧权辱国中岂有安宁稳定建设环境?更没有任何一股政治势力,能担当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那个时候的中国,像极了今天倍遭帝国主义霸凌下的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 近日又一部年度大戏《觉醒年代》开播,

为什么清朝与新中国只隔了 38 年, 却感觉相隔甚远

衔接此前叫好叫座的《跨过鸭绿江》更是好评如潮。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者用 ” 初心 ” 为广大观众回答了自清末到新中国成立这 38 年间,红色铁流纵横二十余年,开天辟地为家国为民族求生存空间,谋长远持续发展艰辛足迹重重 ” 疑问 ”!清与新中国 ” 远 ”,不仅仅是时间跨度 ” 远 ” 在 ” 隔代 ” 上,而且是随着历史风云变幻,在时代精神表现上,一代人是 ” 跪 ” 着,而另一代人则是 ” 站 ” 着的政治差异!(图片源于网络)

因为在这三十八年里,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中国经历了凤凰涅槃一般的重生,清朝也就恍若隔世了,看看这三十八年让两个中国有多大的差别吧。

新中国建国前 三十八年的清朝,是一个没落的封建王朝,是一块等待被世界列强瓜分的肥肉,曾记否,鸦片战争的硝烟未尽,就点起了圆明园的烈火,甲午海战的伤痕未愈,八国联军就又来瓜分。那时的中国呀,百病缠身,奄奄一息,在看不到尽头的苦难中苟延残喘。

然而,正是这苦难让这个民族觉醒,也正是这苦难让中国重生,经历了三十八年在黑暗中的苦苦追寻,中国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看看这之后的新中国吧,仅仅成立一年,就把以美国为首的所谓的联合国军打得落花流水,为国家的和平发展打出了七十年的和平,经过七十多年的的发展,国家实力大幅度提高,在世界的地位举足轻重,再回首那一个世纪前的王朝,岂能不恍若隔世乎?

人们熟悉的也是每天听到的与报纸上不断宣传的,不宣传很快被人们所遗忘掉。

中华民国建立,清朝的全景图已经没有宣传了,而宣传的是批判清朝的文字,所以后人们所知道的清朝是一个被批判的清朝,清朝政权在历史上消失了 38 年。许多的后生们都不知道清朝是怎么个样子,40 岁的人也不知道,50 岁的人清朝还不记事,60 岁的人知道,由于国民党对清朝的批判,也就不提了,只是在记忆中的事了。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更喜欢新中国,那些在清朝岀生的老年人,早就把记忆中的清朝忘记了。

新一代的中国人都是清朝灭亡之后出生的,清朝已经是非常遙远的过去了。

人们生活在有汽车,火车,飞机,电报,电话,电灯的年代,谁还记得点洋油灯,坐马車的时代,看见清朝留下的像片,清朝是一个落后的朝代,一个不愿意被中国人提及的时代,一个已经消失的朝代。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