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御驾亲征有去无回的帝王,有哪几个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这种帝王历史上还真不少,朱棣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他打仗打上了瘾,一不小心没刹住车。

朱元璋开创明朝以后,对儿子们的培养计划相当满意。他重点培养长子朱标,让他学习文韬武略,成为全能型人才。至于其他儿子,重点培养他们的军事才能。

所以朱标成了太子,而其他儿子成了戍边的王爷。朱棣就是众多戍边的王爷之一,未必是这里头最能打的,反正是这里头最有胆子的一个。

结果让老朱傻眼了,因为朱标还没能熬得过自己就挂了。老朱这回懵圈了,因为没有备选方案啊!其他儿子一个个都成了赳赳武夫,见面不是掰腕子就是连摔跤,没一个治国的人才。

好在朱标还给老朱家留了点血脉,朱允炆当时还是白纸一张,老朱虽然有点力不从心,却还是愿意尝试着培养一下。至于那些儿子们,是完全扭不过来的货色了。

历史上御驾亲征有去无回的帝王,有哪几个

事实证明,临时抱佛脚压根就不顶用啊,老朱这么能干,却没能把孙子给教育好,最终让朱棣捡了便宜。

朱棣我们都知道,就是个赳赳武夫啊!脑子里整天想着的就是打仗,跟侄子是一言不合就要打,靖难之役打完了,又跑到北边没事儿找事儿要找人斗殴。

那这个国家咋整?朱棣两手一摊:关我毛线事!这还真是这么个情况,他从小就是当成武将来培养的,压根就不知道怎么治国!

最后实在是没办法了,朱棣就让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过来帮自己监国。所以说朱高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做了二十几年的监国太子。 至于朱棣,早就骑着马一溜烟地到北方撒欢去了。

历史上御驾亲征有去无回的帝王,有哪几个

一、朱棣技痒,登基以后不断北伐。

对打仗十分上瘾的朱棣,总是有些技痒。安南那边在搞事情,朱棣本来打算亲征的,可是觉得南下有点热,他还是对北方比较熟悉,所以就把这个机会让给别人了。

鞑靼那边小日子过得其实蛮滋润的,结果朱棣派个人跑来说: 我们老大说了,以后他做中原的老大,你做漠北的老大,大家互不侵犯。

这事儿本来就该这样,可是你非要派个人来这么一说,事情好像就变了味道了。 鞑靼贵族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他们的江山就是被朱棣的老爹朱元璋给抢走的,你说他们现在听了这话能高兴吗?于是传话的这货就被鞑靼给宰了。

朱棣终于有了征讨漠北的机会了!不管太子朱高炽怎么反对,怎么说没钱都没用,你老爹我技痒了!谁都拦不住。

历史上御驾亲征有去无回的帝王,有哪几个

第一次,一出手就是 50 万大军,打服了鞑靼。

最早朱棣派淇国公丘福带着 10 万马仔去征讨,结果被人家杀得全军覆没。朱棣大怒,索性自己亲政,自己上就不一样了,一口气带了 50 万大军。总算是把鞑靼摁在地上揍了一遍。

第二次,又是 50 万大军,被瓦剌抗住了。

鞑靼被打服了,这瓦剌又开始不服气了。瓦剌打算利用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操控鞑靼,好架空黄金家族,成为蒙古的实际控制人。

朱棣一看,又是一个出征的好机会啊! 于是在永乐十二年,又带着 50 万大军前来跟瓦剌人较劲。人家瓦剌人只出动了 3 万大军,就跟朱棣杀了个不胜不负。这仗打得忒没意思了,最后瓦剌人觉得朱棣面子过不去了,会死磕到底,这才表示臣服。

朱棣当时找到了一丢丢颜面,但是此后回过味来才发现自己上当了!简直是颜面尽失有没有?对于一个武将来说,在战场上被人打败也就算了,用这种方式来忽悠你朱大爷这未免太小瞧人了!

第三四五次,索然无味。

不行!这事儿没完,还得北伐才行。 此后在永乐二十年到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又先后进行了三次北伐,可惜啥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都没有。最后一次还把自己给交代在路上了。

历史上御驾亲征有去无回的帝王,有哪几个

二、朱棣最后一次出征,就没能回来。

永乐二十二年正月,鞑靼人没饭吃啊,只好跑到明朝的大同、开平地区抢掠。这种事情怎么说呢?在没有民族大融合之前,这事儿根本就避免不了。因为人家肚子饿啊,他们自己又没地盘种粮食,这属于生物的基本反应。

64 岁的朱棣眼珠子一亮,这不又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北伐好机会嘛!朱大爷这是真不怕辛苦啊,调动了陕西、山西、山东、河南、辽东等地的兵马齐集北京,四月份派兵北上。

人家游牧民族强调一个游字,抢完了就跑路了,难不成还坐在那儿等你来抓吗?所以说等到朱棣集齐大军,派兵出征的时候,鞑靼人早就跑没影了。

这波是真的亏大发了,朱棣什么好处都没捞着,白跑了一趟,连个劳务费都没有。最震撼的是,朱棣在班师回朝的路上,居然就这么去世了!

朱棣出征前,朱高炽死死拽住他的衣服喊道: 爸爸,这是最后一次了吧?真没钱给您老打了啊!

朱棣微笑着点点头: 好娃儿,这绝对是最后一次了!

历史上御驾亲征有去无回的帝王,有哪几个

三、出征以后就没能回来的皇帝,历史上还真不少。

类似朱棣这种战争痴迷者,其实历史上不乏其人。不少皇帝都是靠战争才登上皇位的,朱棣就是最典型的一个。毕竟靠正规途径,这哥们就是给朱允炆看大门的命。

大辽国的开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在东征渤海国获胜之后,也死在了班师途中,享年 55 岁。 不过关于他的死因,至今是个谜。因为阿保机 3 年前就预言了自己 3 年后会死,结果成真了,吓人不?

大金国的开国之君完颜阿骨打,在打下大辽的燕京以后,并没有继续追击大辽天祚帝,而是选择班师回朝。 结果也死在了路上,享年 56 岁,这是跟阿保机约好的么?

最著名的当属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了。他西征了 7 年以后,回到了自己的地盘上,发现西夏这家伙实在是太不老实了。 于是乎 64 岁的成吉思汗便带兵亲征西夏。虽说每战必胜,可是在攻打西夏的过程中,这位一代天骄还是没熬住,去世了,享年 66 岁。

历史上御驾亲征有去无回的帝王,有哪几个

总结:没有朱高炽,大明朝是真的难以为继。

朱棣是真的没有治国的念头,让他治国,这就好比是让一个篮球运动员去参加奥数竞赛一样,完全不是一个范畴的人才。

朱棣只负责打仗,把周围邻居们给打服了,他的优越感就上来了。可是他从来没有考虑过,作为一个皇帝,除了打仗和杀伐决断,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好在朱棣生了个好儿子朱高炽,朱高炽虽然胖了点,但是治国是一把好手。他不仅解决了朱棣多次出征的军费,而且还努力维持着国家百姓安定的生活。

可以说是真的不容易,我们在推崇那些战功卓著的帝王时,其实也应该要关注一下,是什么支持着他们不断发动战争。

没有文景之治,能有汉武帝打服匈奴吗?没有隋文帝的开皇之治,哪有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同样没有明仁宗朱高炽的努力,也不会有朱棣在疆场的英姿飒爽了。

参考资料:《明史》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