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历史奇人,“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郭子仪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郭子仪唐朝中兴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一生历经中宗、武后、睿宗、玄宗、代宗、德宗七朝的元老重臣,是平定安史之乱第一功臣。在平定叛乱、抵御外族入侵,镇压藩镇作乱中功勋卓著,誉满天下。

唐德宗尊其为“尚父”;其死后,谥号又是代表最高荣耀的“忠武”,诸葛亮的谥号也是此二字。其在大唐的地位和荣宠可见一斑。

郭子仪盛德所至,节高名完,为古代名臣所罕有!

如何评价历史奇人,“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郭子仪

一、生平简介

郭子仪(697~781 年),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

以武举累迁振远军使、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天宝十四载(755 年),安禄山叛乱,他任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率本军东讨。破史思明于河北。肃宗即位灵武,他出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至德二载(757 年),以关内、河东副元帅名义,配合回纥兵,统众收复长安、洛阳及河东、河西、河南诸州县。进中书令。宝应元年(762 年),平定河中兵变有功,进封汾阳郡王。

广德元年(763 年)吐蕃侵占京师,代宗东逃,他收合亡散,收复西京。部将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叛变,纠合回纥、吐蕃攻唐。他说服回纥联唐以据吐蕃。德宗即位,他被尊为尚父,罢兵权。

建中二年(781 年),郭子仪病逝,时年八十五。朝廷震悼,德宗亲御安福门哭送,赐谥忠武。

二、中兴名将 功勋卓著

“郭子仪在天宝初年中举,从军后长期在北部边塞供职。在平定安史之乱中,郭子仪是唐军主要的指挥者。他忠勇爱国,精于谋略。”(赵文博《中华上下五千年》)

•天宝十四载(755 年),安史之乱爆发,他被任命为灵武郡太守和朔方节度使,他这时已经 59 岁。

郭子仪出奇兵从山西插入,攻陷河东地区的战略要地静边军城,斩杀胡兵七千多人,这是安史之乱后唐朝首次大捷。

•天宝十五载七月(756 年),郭子仪与李光弼合军协同作战,在嘉山(今河北曲阳)大败史思明等贼将,斩首四万,生擒五千,获马匹五千。河北十余郡重归唐朝掌握。

唐肃宗即位,“郭子仪率精兵五万也到达灵武。唐肃宗得李泌、郭子仪两个杰出的文、武辅佐,兴复有望。”(范文澜《中国通史》以下简称《中国通史》)

贼将阿史那从礼率五千骑出塞,与河曲部落数万胡人觊觎身在朔方军的皇帝。郭子仪与回纥首领联兵击败贼军,平定河曲地区。

•至德二年(757 年),郭子仪在潼关大破贼兵,收复陕郡永丰仓。同年四月,安禄山被儿子杀掉,朝廷召郭子仪还凤翔。五月,郭子仪进位司空充关内、河东副元帅。十月,郭子仪率汉、回纥联军十五万收复长安。与敌交战中,其指挥有方,斩首六万余级,重新夺回京城。百万民众夹道欢呼:“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十一月,郭子仪率军攻入东都洛阳,陈兵于天津桥南,士庶欢呼。至此,郭子仪因军功加司徒,封代国公。

率师回京时,唐肃宗亲遣御林军迎于灞上。面君之时,唐肃宗一句话发自肺腑:“虽吾之家国,实为卿再造!

•乾元元年(758 年)八月,郭子仪在河上大败贼兵,擒获贼将安守忠。十一月,接连大败安庆绪。转年二月,邺南战役,史思明大败唐军,处于后阵的郭子仪未及合战就遇上沙尘暴,率军退保河阳。太监鱼朝恩借机进谗,朝廷召郭子仪入朝,削夺了他的军权。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 年)三月,李光弼邙山大败,转年三月,河中,太原军乱,两地主帅相继为乱兵所杀。不得已之下,朝廷重新起用郭子仪,以他的威望与德望来镇服各部兵马,进封他为汾阳王,充任朔方、河中、北庭等数州节度使,出镇绛州。

唐肃宗临崩前,把郭子仪叫到床边托付后事:“河东之事,一以委卿!”

•虽然不断受鱼朝恩、程元振等太监诬陷,继位的唐代宗仍然起用郭子仪,但是留在京都虚位相待,不予实权。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 年),随着史朝义的自杀,历时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终于平定。

然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唐将梁崇义、仆固怀恩相继叛乱,勾引吐蕃、回纥军队入寇河西,大掠奉天、武功,渡过渭水,一路东进直逼长安。惶急之下,唐廷只能下诏封郭子仪为关内副元帅,出镇咸阳。

由于久废在家,郭子仪部曲旧军已散。诏旨下达之日,他手下仅有二十骑人马。“郭子仪在家闲住,早已遣散亲兵,以免疑谤。”《中国通史》

一行人至咸阳时,吐蕃大军已经渡过渭水。唐代宗闻讯慌忙弃长安奔陕州。

因郭子仪统兵有方,声名又隆,一路上不断有散兵游勇来投,军势复振。吐蕃军入长安不久,不知就里,突闻郭子仪大军围城,竟仓皇出逃。

•代宗广德二年十月(764 年),仆固怀恩引吐蕃、回纥、党项数十万兵南下,郭子仪受命率军抵御。转年九月,叛军已相继进抵长安附近,京城民众惶惶不可终日。关键时刻,代宗急招郭子仪从河中返回长安。

当时郭子仪随从军马仅一万余人,在泾阳屯军。四周叛军有近三十万,已经把郭子仪围得水泄不通。郭子仪下令分阵迎敌,自己亲率两千铠甲军出于阵前。回纥首领惊问:“主帅为誰?”唐军回报:“郭令公”。回纥大惊:“郭令公还活着?”他们将信将疑:“都说郭令公死了,否则我们怎敢至此。如果他真活着,就让我们亲眼见一见。”

郭子仪马上欲出,左右将帅力劝:“戎狄狼子野心,不能相信!”郭子仪说:“敌众数十倍于我军,力战不能胜。我即刻与其相见,示之以诚”。于是郭子仪只带十几骑轻装而出,回纥首领见果真是郭子仪,下马拜礼。郭子仪亲切问候道:“君前些年与我同生死、共患难,现在怎么一点也不念昔日情分啊?”

于是郭子仪邀请回纥众首领欢饮,大赠金帛,誓好如初。

吐蕃军队已经得知唐军与回纥军“联欢”的消息,惊疑双方有诈,乘夜引军退走。郭子仪率军与回纥军追击吐蕃,于灵台西原大败吐蕃,斩首五万,生俘一万,得牛羊马驼不可胜计。

•唐代宗大厉二年(767 年)十一月,郭子仪以三万步骑破吐蕃于灵州,斩敌三万。

在平定安史之乱和抵御吐蕃入侵、镇压藩镇作乱,全仗郭子仪东征西讨,肃宗、代宗、德宗三代全靠他来支撑门面,时势造英雄,郭子仪亦因此青史留名。

如何评价历史奇人,“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郭子仪

三、光明磊落 忠肝义胆

郭子仪平生光明磊落、忠肝义胆,尽显“忠恕”二字。他虽功高震主,但并未走兔死狗烹之老路

(1)、“唐肃宗和他们后嗣们,依靠功臣来维持朝廷,却惯于用小智短计来对待功臣。”《中国通史》

代宗即位,宦官程元振自认为有拥立之功,担心老将郭子仪难以制服,多次离间诬陷。郭子仪被罢免副元帅之职,而加实户七百,再失兵权,充任肃宗山陵使,督建皇陵。

广德元年(763 年)九月,吐蕃大军入侵,边关告急,眼看就要威胁京师长安。仓促之间,唐代宗只能启用郭子仪为副元帅全权指挥对吐蕃做战,同时让太子雍王李适为挂名元帅。在郭子仪的指挥下,巧用妙计积极反击,长安在 吐蕃手中仅仅十五天,就仓皇而逃。此番被重新启用,再次见证了郭子仪的老当益壮,用兵如神。

唐代宗面对伏地迎拜的郭子仪,一脸惭愧的说:“朕用卿不早,故及于此。”

(2)、卑鄙小人鱼朝恩屡进谗言加害郭子仪,并想方设法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于是当吐蕃进犯,郭子仪在外御敌之时,鱼朝恩为了找借口陷害他,完全不顾国家危亡,竟然派人挖了郭子仪的祖坟,试图以此激怒郭子仪做出过激行为,就可以找到把柄将郭子仪治罪。刨挖祖坟最令人深恶痛绝。

然郭子仪深明大义,不肯为了这个奸佞小人将自己的性命和国家安危置于险地。于是当他回到京师时,虽然从皇帝到朝臣都十分担心他一怒之下挥师攻打长安,但是郭子仪却悲凄地对代宗说:“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既向代宗强调了自己遭受的屈辱,又委婉提醒代宗自己为大唐建立的功绩。令人信服的化解了鱼朝恩的陷害。

(3)、郭子仪颇有见地,忠奸分明。

他晚年在家养老时,无论什么王侯将相前来探望,老人家身边都是妾姬侍奉左右,不避来人。

一次听说唐德宗宠臣卢杞要来进谒,郭子仪忙令众妾侍退下。自己危坐等待这位“鬼貌蓝色 ”的奇丑大臣。相谈之间也谦恭有礼,态度温和。卢杞走后,家人问:“令公您干吗如此好待卢杞呢?”郭子仪说:“卢杞此人,貌陋而心险。如果妾姬在此,看见他那样子肯定会笑出声来,此人必怀恨在心,以后他必登相位,一旦大权在握,追忆前嫌,说不定到时候把我郭家杀得一个不剩!” 后来卢杞果然掌权,“贤者妒,能者忌,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完全应和郭子仪的“预测”。

(4)、郭子仪的第六子郭暖,娶唐代宗女升平公主,京剧《打金枝》说的就是这段历史。有一次夫妻斗气,郭暖怒道:“你以为你爸是当今天子就不知道自己老几,我爸还不愿意坐这个位子呢。”公主怒羞回宫,向父亲代宗告状。唐代宗是一个明白人,劝女儿说:“他爸爸还真是不愿意做天子,否则,天下还真不一定是我李家的。”郭子仪听说此事大怒,忙把儿子五花大绑,亲自进宫请罪。唐代宗笑着说:“不聋不哑,不做亲家翁。儿女怄气话,怎好当真?”

(5)、居安思危、心细如发

郭子仪的宅院是开放式的,无论里巷负贩之人都可以自由进出。家人不解,郭令公云:我官高且拥强兵,整天高墙闭户,人家不知道我们在里面干啥?现在荡荡无间,四门洞开,毫无秘密可言,别人就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谣言。

郭子仪功绩最大,威望最高,对朝命最顺从,遭受到猜忌也最大。功臣们因此对朝廷有所顾虑,不肯轻易脱离兵权和防地。”《中国通史》

郭子仪为人宽于御下,忠于事上,赏罚必信。虽屡遭小人馋毁,但他处处小心,朝廷指哪打哪,无丝毫怨言,故唐肃宗、唐代宗虽有时被谗言蛊惑,但总的来说还算信任。

郭子仪忠心义胆,天地可鉴。

故其单骑见虏,而虏不敢动,杯酒定约,从容还军;故其子暖与公主反目,囚子入朝,代宗不以为罪;子仪身为上将,屡拥强兵,有人谗谤百端,诬陷子仪,皇帝诏书一纸往征,子仪无不就道,“朝闻命,夕引道”,所以谗谤不行。

如何评价历史奇人,“功高盖主主不疑,权倾朝野臣不忌”郭子仪

结束语:郭子仪德高望重,誉满天下。他与贤相李泌一文一武,珠联璧合,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夏于将倾,对大唐有再造之功,他是大唐当之无愧的中流砥柱。

郭子仪麾下勋将数十人,一时都封王封侯,贵重无比。但郭子仪对他们颐指气使,这些人也公瑾俯首,如仆从一般。其幕府参谋六十多人,后来也都成为将相高官,时人皆服郭子仪有识人之明。

尽管郭子仪屡遭宵小陷害,但仍安如磐石。史官称他权倾天下,朝不加忌,功盖一世,主不加疑。是一位福德兼全,哀荣始终之人。他位极人臣,富甲天下,子孙满堂;七子八婿皆为朝廷高官,其故部将佐多为名臣,子孙亦多半显杨;他享年 85 岁高龄,福禄寿喜都齐全了,真乃是史所罕见之千古传人!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