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边不仅小学生补课现象普遍,甚至有些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补课,对此你怎么看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之前,“教育焦虑”是家长群体的一种流行病;如今,这种焦虑已经变异升级为“育儿恐慌”。

之前,是围绕学生的成绩和分数吵吵嚷嚷;如今,是盯着“起跑线”不顾一切抢位排队。

从高考、中考考前补习到常规补习班、辅导班,再到幼小衔接班、兴趣班、托管班、启蒙班、亲子班 …… 学校减负永不止步,课外机构如沐春风。

说家长们盲目跟风?未必,家长们眼睛雪亮:幼儿园不教的,培训班教,我交了钱报了名,你给我孩子拿出“成绩”来,而且要眼见为实。

有钱就好说,要看见成绩?OK,在装修漂亮的机构教室里,每次上完课一定当场给你一个交待:一行字母,一行字,或背一首诗,你听,是孩子自己做到的,千真万确。

于是,皆大欢喜,家长觉得:值!

说机构昧着良心,只顾赚钱?也未必。机构是企业性质,盈利是必须的,无可厚非吧?你家孩子来不来我也没强求,我宣传我的又不犯法,再说了,有市场就说明有需求,我不开这家培训班,会有别人开那家补习班。我有合法合规的手续,我有硬件软件师资客服,至于我怎么教孩子,别问,反正我有办法。

说教育不公?也未必。国家有文件有指导,也努力缩小各种差距,平衡各种资源配置。

但想想,说这说那说来说去,都是我们大人们在扯,孩子听不懂靠边站。问题是:这一切都挂着一个“为了孩子”的名义的争论,有哪个问题真正是站在孩子角度来谈的?

当孩子需要什么都只能由着大人们来安排和决定,当孩子需不需要报班、需不需要那些所谓的“兴趣”都由不得自己而全凭大人们安排和决定 …… 孩子们未来的命运似乎也都给安排和决定了么?

需要教育的究竟是谁?是孩子还是家长还是老师?

时代发展的趋势,获取知识的能力和获得知识本身哪个更重要?

能力从何而来?是从习惯培养开始的:生活中说话做事的习惯、生活起居卫生劳动的习惯、独立思考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和别人相处互相帮助的习惯,等等这些,是孩子在家里、在生活中、在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的玩耍中日积月累习得的,这些,在培训班一个星期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即使老师手把着手也是教不出来的。

而恰恰是这些,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童年的游戏和玩耍就是学习,孩子们的课堂,不应该是在一个个盒子一样的狭小水泥格子间里,而应该是在蓝天下,在草地上,在蹦蹦跳跳嬉闹笑声中,有风、有雨,也有阳光、空气 …….

我们这边不仅小学生补课现象普遍,甚至有些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补课,对此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这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除非需要强硬手段来实施。分析一下就明白有多难改变了:

第一,如 我们这边不仅小学生补课现象普遍,甚至有些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补课,对此你怎么看 果某一家为了孩子能好好睡觉,不熬夜补课,那相对来说他就会比在一起的其他补课的孩子少学一些知识,长此以往孩子会越落越后,经常被我们可爱的“园丁”点名批评,更有甚者的“园丁”会让其余同学孤立这个孩子,那孩子以后的成长肯定是有问题的,可能会出现各类心理问题。

第二,那我们让孩子补课,耽误的是孩子的身体,但所有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点,不求孩子身体好,但求孩子不要比别人差,那就有了一个问题:来吧!反正咱们的孩子都熬着,看谁先熬不住。比的是孩子的身体,比的是孩子的成长,比的是孩子以后的生活;最无奈的就是有些家长想让孩子休息,可学习不允许,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孩子的压力可想而知了。

第三,就是现在的孩子学会了太多的社会不好风气,都是孩子们,在学校推搡一下,打打闹闹有什么大的问题吗? 本来就是玩的年龄,也不知道是父母的灌输还是“自学成才”。我外甥在学校跟别的同学打闹,把同学推到了,同学告诉老师,老师只有一句话打电话叫家长,对方家长来了非要去医院看,来来回回查了一遍,1000 多块钱没了。我外甥小男生气概比较重,被人推到了自己拍拍起来该怎么玩怎么玩!他妈就说了你咋就不能躺到那让他们叫家长呢?当时我也在听到了就觉得这个教育方式不对,这样只会让孩子以后变的越来越不好,不会对孩子的成长有任何帮助?相反这种孩子虽然以后不会讹人,但会受到很多的委屈与不公,因为有句话他们没有体会到: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希望教育子女要教他如何做人做事,不要做他如何想着投机取巧;也希望所有人更重视一下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没有了一个健康的身体;也希望“园丁”不要只是在钱里钻着。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