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嫡长子继承制,那其他的儿子们该如何安排继承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这个其实不难回答,《皇明祖训》里面都有。明朝是嫡长子继承制, 那其他的儿子们该如何安排继承

朱元璋是一个喜欢考虑长远的人,他基于自己的理解,处于保障皇权和训诫子孙的目的,主持编撰了一套类似于当代宪法的制度标准,称之为《皇明祖训》,要求后世帝王,必须按照这个标准来。

最为出名的便是继承人制度,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2.0 版,“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将嫡长子的地位最大化,完全杜绝了,皇子争位,内耗国力的这么一个可能性。

当然,这仅仅只是其继承人制度的那么一小部分,朱元璋考虑得很长远也很仔细,他所定得规矩并不是仅仅只有皇位传承,还包括了其他藩王的传承,应该传谁、怎么传,遇到没有嫡长子或者无子早逝这样的特殊情况该怎么办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朱元璋都给出了解决办法。

接下了我便参考《皇明祖训》,并结合一些例子,来解读咱们的问题。

明朝是嫡长子继承制, 那其他的儿子们该如何安排继承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朱元璋定下的明朝爵位制度。

朱元璋这个人对于外人很无情,但对于自家孩子,那估计是历代帝王世家中最有人情味儿的了。

朱元璋对于老朱家的人,爵位给的很高。

《明史》记载:初,太祖大封宗藩,令世世皆食岁禄,不授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

他规定,嫡长子是太子,其余儿子全是亲王,按长幼排序。这里的亲王也就是藩王,待其成年之后便可前往封地就藩,换句话说就是去享福了。亲王的待遇很高,每年的俸米乃是一万石,这个量差不多是三千户普通家庭一年的粮食。而且在朱元璋时期,亲王还领有护卫军,少则三千,多则九千,颇有权力。

但后来这些特权被朱棣取消了,基本上藩王只管享福,没有什么权力。明朝是嫡长子继承制, 那其他的儿子们该如何安排继承

当然,“嫡长子继承制”2.0 版在亲王这里依旧适用,即亲王的嫡长子为第一继承人,也就是世子。其余的儿子全部封为郡王。他们只要年满十岁,一律按照这个标准授爵。

这个郡王爵位,相对要低一等,岁米也就二千石。

至于郡王的儿子,依旧是这么一个顺序,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其余儿子爵位降一级,为镇国将军。其后依次则是孙辅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

爵位和俸禄依次下降,当然,这也不是完全没有底线,不然发到后面,那些朱家子孙就没多少皇粮可吃恶。所以爵位是到六世而止,六世及一下,全部是奉国中尉,有岁米二百石,也不少了。明朝是嫡长子继承制, 那其他的儿子们该如何安排继承

当然了,如果遇到没有嫡长子或者无子早逝这样的特殊情况该怎么办呢?

《皇明祖训》是这样规定的:

如王年三十,正妃未有嫡子,其庶子止为郡王;待王与正妃年五十无嫡,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

也就是说藩王三十岁的时候如果还没有嫡子,庶子们还是郡王,意思就是再等等,说不定还能生;如果五十岁还没有,那估计是没希望了,那就在庶长子里面选一个吧,这还是所谓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总之呢,朱元璋是给子孙后代们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特别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一条,乃是国本之中的国本,即使是皇帝也无法更改。比如万历皇帝之所以数十年不上朝,其原因就是自己不想立长子为太子,但却又不能违背祖训,因为底下的大臣们不同意。最终万历皇帝还是没办法,只能是遵循祖训。

而正是因为制度被切实有效的遵循,其很好的解决了一个皇子夺嫡,自家人打架这么一个历史性难题。至于藩王在外,拥兵自重,从发生靖难之役这样的诸侯作乱事件,朱元璋也没想到。但后来被朱棣给解决了,他大力削藩,拿走了藩王们的治军参政之权,以此消除了藩王拥兵作乱的可能性。所以我们发现,在靖难之役后,明朝二百多年里,基本上没有发生过什么诸侯作乱的事情。唯一一次就是明武宗朱厚照时期,宁王造反,但由于实力太弱,被轻松平定。

明朝是嫡长子继承制, 那其他的儿子们该如何安排继承

所以对于明朝的藩王制度,后世评价颇高。比如《清史稿》便如此评价:

“有明诸籓,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史称其制善。”

但话说回来,明朝的藩王制度,还是有弊端的。那就是因为所有皇族子弟都是由国家养着,最差的也能每年二百石岁米。这导致随着事件的流逝,朱氏皇族开枝散叶,人口暴增,王爷遍地走,宗室多如狗。其对于国家造成的负担越来越重。

他们个个养尊处优,虽然没有实权,但待遇很高。换句话说,就是朝廷养着一群闲人,不干事不说,吃得比谁都还多,与蛀虫无异,久而久之,国家定然是不堪重负。而且藩王们大量的封地,抢夺了老百姓的生存空间,降低了朝廷对于各方的可操作性。

比如明朝末年被李自成烹杀了地福王,其因为当年万历皇帝宠爱,得了大量地封地田产。史载:

“先帝耗天下以肥王,洛阳富于大内”

而当时河南陕西大旱,百姓民不聊生,饿殍遍地人相食,朝廷空虚拿不出粮食赈灾,福王却无动于衷,闹得是民愤四起。明朝是嫡长子继承制, 那其他的儿子们该如何安排继承

由此可见,明朝最终的灭亡,与藩王们空耗国力是有着一定联系的。明朝后期,内忧外患严重,朝廷每年赈灾、军饷等等负担,已经是难以为继。而背后还有这这么一群蛀虫在吸血,如何不亡?

对此,清朝后来吸取了一定教训。首先在爵位上,将明朝的六世八等,改到了十二等,而且采取降级措施。即亲王的儿子袭爵要降一级。世子可能就是郡王、庶子可能就是贝勒了。这等于是在变相的减少封爵的人数和待遇支出。

至于待遇上,俸银禄米都还是不少,但是他们几乎没有封地,大都待在京城。虽然都是朝廷养着,但开销花费,甚至于对于国家地影响,都被降了很多。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