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可是学校还让孩子看四大名著,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看呢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有人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可是学校还让孩子看四大名著,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看呢

为什么适合孩子读?

首先,四大名著都是“故事”,小朋友喜欢听故事,也善于从故事中学习,这是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理由

一个人的认知发展规律,总是从具象到抽象、先感性后理性。我不否认四大名著并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与其让孩子从小在大人逼迫下读《唐诗三百首》、《论语》、《弟子规》、《史记》这些抽象性、哲理性非常强的书,不如引导他们读四大名著,因为所谓“四大名著”,其实都是小说,本质上也就是“故事”,有合适的版本,低幼学龄的孩子也能理解,理解的话就有可能喜欢读,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四大名著具有“名著经典”的“空框结构”特点,也就是说,其阅读价值取决于读者的水平

一方面,孩子缺少生活阅历,还暂时理解不了四大名著中所包含的深刻寓意,但另一方面,孩子受身体和智能发育的阶段限制,四大名著中的一些情色暴力内容,孩子读起来也是懵懵懂懂,受到的负面影响也比较有限,并不一定像很多家长担心的那样。

有人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可是学校还让孩子看四大名著,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看呢

为什么应该让孩子读四大名著?

首先,孩子课外阅读最适合读小说,通过读小说来积累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而四大名著是中国传统小说中的精华,时间精力有限的话,应该从四大名著开始读

其次,现在学校教育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具体来说,语文课古诗古文的比重大大提高,这还只是表象,要学好古诗古文,孩子还必须对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有个粗浅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从哪儿开始入门呢?我觉得,除了唐诗宋词,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小说,是个不错的起点

另外,语文课中的很多知识点,都和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小说、中国传统文化有关联,比如众多的成语、典故,比如历史人物、价值理念。读小说看起来是“浪费时间”,是一种低效的学习,其实通过阅读四大名著,能在比较短的时间里为孩子打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扇门,“打通奇经八脉”,串联起各个知识点和学科,是一种俭省高效的学习方法

最后,如果选到好的版本(或其他“拐杖”如影视、连环画、音频节目等),用合适的方式来读的话,孩子很容易“着迷”,进入一种专注的、愉快的阅读状态中,这对于孩子阅读兴趣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另外,四大名著属于长篇小说,孩子能通读,对于以单篇课文为主的语文课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能阅读长篇作品,读者的 专注力、创造“心流”的能力、短期记忆、联想力和想象力等等,这些“高阶阅读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有人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可是学校还让孩子看四大名著,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看呢

读四大名著需要好的方法

“四大名著适合少年儿童阅读”是有前提条件的。

比如说,如果拿原著给孩子看,就很可能不适合,孩子会因为语言、内容的原因读不进去,这就涉及到选择哪种版本的问题。

再比如说,具体到每个孩子,还有个阅读偏好的问题,我女儿就死活不肯看三国和水浒,曾经尝试给她看三国的电视剧,她也把眼睛紧紧闭起来不看。

现在孩子学习紧张,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看课外书,四大名著怎么读?还有,小朋友对传统的历史文化非常陌生,四大名著读起来远不如当代的流行小说那么吸引人,怎么引导孩子去读四大名著?这些问题解决不好,也就谈不上“四大名著适合孩子阅读”了。

有人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可是学校还让孩子看四大名著,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看呢

孩子到底该不该看四大名著?

人人都应当阅读经典。但是在不同的年龄段,经典的含义肯定不一样。先来说说为什么说,老不看三国,少不读水浒。

这两部书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三国演义》,连不识字的老太太都知道“桃园结义”“三顾茅庐”等几个故事。然而水浒里满是打家劫舍,落草为寇,占山为王。少年人血气方刚,心性未定,难免不会猴儿学样;三国中充斥了阴谋诡计,权术心机,尔虞我诈。“老读三国是为贼”,深谙世故的老年人读了之后愈加老谋深算,老奸巨猾。这样的价值观和精神内涵,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要加以提防,更何况是不能明辨是非,易受影响的孩子!

按理说,《西游记》应该最适合孩子阅读。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以及各类神仙妖魔形象栩栩如生,情节曲折动人,最容易勾起孩子阅读的兴趣。然而,这部书从根本上讲述的是佛法和人生,其隐含意义极为深远宏阔,远非孩子所能理解。书中随处可见“修持”“菩提”“元神”“禅心”等字样,蕴涵着浓重的佛教色彩,反而最不适合孩子阅读。

有人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可是学校还让孩子看四大名著,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看呢

最后来看《红楼梦》。这部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享有极高的地位。其思想之深刻,文字之精美,艺术价值之高,几乎无出其右者。上至王侯将相、学者大师,下至贩夫走卒、野夫村妇,无不为之痴迷。然而,从教育的角度看,这部书也不一定适合孩子阅读,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少年。

首先一千个人对《红楼梦》有一千种解读,但“色”“空”“幻”“灭”的主题世所公认。

对于孩子来说,这些观念要么不理解,要么理解了就会影响他们对未来生活的预期。教育应该点燃孩子心中的希望,鼓励他们追求未来更加美好的人生,而不是提醒他们现实有多么残酷。其次,按照曹雪芹的原意,书中所描述的社会和家族一步步从繁华走向崩溃,最终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如此悲情,悲到了极致,冷到了骨髓,固然深刻揭示了世情人生,却不一定有利于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最后,书中关于性描写的段落也不宜让孩子过早接触。

综上,经典名著是一定要读的,可是孩子尚小。可以等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再阅读!

有人说:“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可是学校还让孩子看四大名著,到底该不该让孩子看呢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