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普通老百姓过得好吗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清朝作为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与唐宋明三朝对比,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清朝是过得最差的。

清朝时普通老百姓过得好吗

第一、归属感最差。

反清复明的口号从明末一直到大清朝灭亡,不少的汉人想着光复汉人天下,反清复明就成了唯一的口号。一方面满清八旗子弟占据着土地,重要官职,把持朝政过着奢华腐朽的生活,另一方面加大盘剥百姓,各种奇奇怪怪的税层出不穷,让百姓苦不堪言,开荒山有开荒税,开荒土地入册有造册税,养殖家禽有活畜税,宰杀猪羊有屠宰税,上山砍柴有伐薪税,婚丧嫁娶皆有税收,百姓苦不堪言,所谓的康乾盛世只是国力强盛了,百姓并没有归属感,反而更怀念朱元璋时期的明朝。

清朝时普通老百姓过得好吗

盘剥的不仅仅是百姓,满清政府还禁锢读书人的思想,一边用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员,同时又设立不同的等级制度加以区分满汉之别,特别是文字狱案,从顺治入关后一直到大清灭亡,整个清朝读书人头上都悬着一把刀,莫不战战兢兢苟活于世。

满人以高人一等身份贯穿整个清王朝,等级制度森严,以主子和奴才称谓交往,所谓的满汉一家亲只停留在口号上,所以老百姓内心并不认同清王朝正统,归属感自然差。

第二、闭关锁国。

清王朝的自大,自诩可比唐朝,甚至于以百姓的数量来横比已经超越盛唐,坐井观天的认为是天朝上国,乾隆时期世界资本主义萌芽起步轰轰烈烈的开展,清朝禁海不开关,让中国的资本主义在起步时就落下了隐患,夜郎自大的炫耀,引得西方列强把东方当成了黄金遍地,白银满城的富饶之地,这也为后来清朝签订丧权辱国的种种条约所勒索,国不强,自会引来狼,东方的大清国成了西方的提款机。

清朝时普通老百姓过得好吗

清中后期大清的百姓还在处于原始的耕种,农业和商业被清廷层层压榨盘剥,造成社会矛盾机会,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西方的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看到的不是黄金遍地的东方强国,看到了是衣衫褴褛的百姓在困苦中苟活。

以上就可以知道,清朝的普通老百姓是多么不容易,一直生活在困苦中,近年来清宫廷剧的热播,反而在一定程度上给清皇帝洗白,给清王朝拍粉,这一点上比起唐宋明差远了。

清朝自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共统治了 267 年,而清朝的普通百姓并不完全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下面我给大家分析一下清朝的百姓生活水平。

顺治帝作为入关在北京定都的第一位皇帝在位 18 年,这一时期的清朝根基并不稳定,常年战乱普通百姓的生活自然不会很好到了康熙时期可以说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朝平定三藩后进入康熙盛世时期,统一台湾后开放“粤”(广州),“闽”(厦门),“浙”(宁波),“江”(上海)四个海关,这一时期清朝军力强盛,平定三藩,统一台湾,抗击沙俄,扫平准噶尔汗国。建立了东方疆域最辽阔的国家大清帝国!1712 年 (康熙五十一年),“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就是希望在盛世的局面下,人丁(劳动力)兴旺,为了百姓安居乐业,永远不在加重赋税。”康熙五十二年(1713 年),这条诏令开始在全国实行,均以康熙五十年(1711 年)人丁数字征徭,此后新增人丁不再承担丁徭。这项改革,为雍正帝实现摊丁入亩制度创造了条件,即清政府把全国的征税人口固定下来,实行摊丁入亩就有了固定的丁税额,便于向田赋中归加。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和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

清朝时普通老百姓过得好吗

而就是这一政策又在清朝晚期让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晚清时期并不太平,朝廷常有规模较大的战事,而打仗是要花大笔银子;对各个地方来说,他们要担负兴修水利、赈灾扶贫等责任,也非常需要钱。但朝廷从地方上收走了大半钱款,又不允许他们加赋,一些地方官府连维持正常运转都很难做到。

那怎么办?地方官员想出一个馊主意:收陋规。总督、巡抚收布政使、按察使的,布政使、按察使收道员、知府的,道员、知府则将目光盯向下属县令。县令也有自己的办法,在征收田赋时额外加征“耗羡”:老百姓交粮食的同时还要交“鼠鸟耗”(在运送过程中可能被老鼠或鸟类吃掉一部分的损耗),交银子时必须加付“火耗”(从民众手中收来的散碎银子要熔铸成整锭大银交给朝廷,熔铸过程中的损耗叫火耗)……清朝后期,各地征收的火耗,全国平均为 30%~40%,山东与河南则达到了 80%!

清朝时普通老百姓过得好吗

晚清时期慈禧把李鸿章买军舰的银两拿去过大寿,把从朝廷到地方,贪官遍地,遇到灾荒,老弱病残者只能等死,年轻力壮的人只能背井离乡逃荒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