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一句话天下汉字不灭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是中国古代数千年文化的积淀。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汉字是文化骄傲是中国瑰宝,但是鲁迅先生却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汉字不灭中国必亡”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汉字为什么是无比珍贵的。中国的文明有其不可替代的延续性,而这种延续性的纽带就是汉字,如果没有汉字的记载,中国文明早就消失在茫茫历史当中了。

不过汉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历史的发展中汉字经过了数次的演变。从最初的甲骨文到如今的简体字,汉字在冥冥当中影响了东亚各国,日文、韩文都是在汉字的基础上所发明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汉字领先于世界。

但这个局势并没有一直持续下去,在清朝末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渐渐落后于列强,中华文化也遭西方国家轻视。为了探求救国之路,有志之士们纷纷外出留学,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鲁迅先生早年也曾留学日本。

鲁迅一句话天下汉字不灭

在探索抗日救亡之路的初期,人们纷纷认为是因为中国的生产力低下,所以才导致这种落后的局面,于是纷纷致力于推动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但工业化的道路充满波折。之所以导致这种局面,一方面是由于政府的自大无知,另一方面是因为民间百姓的陈旧迂腐。

工业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人的支撑,这并不是简单的体力劳动者,而是专业技术人员、工程师,但当时大众文化普及率极低,据相关数据统计,民国时期识字率仅仅只有 10%,更不要说受过专业科学体系教育的了。

除此之外像南方的很多地区,由于地区之间的方言相差甚远,普通百姓之间的正常交流都很困难。为了保证工业化的前景,就必须提高工人素质,而提高工人素质的根本就是实现文字的标准化和统一。

于是无数爱国人士开展了有关汉字的革命。从 1868 年“我手写我口”到 1898 年废除文言文,崇尚白话文。再到 1911 年,清朝教育部《颁布统一国语办法案》。到辛亥革命后,北洋政府颁布《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无数先进青年为简化汉字而奋斗。

鲁迅一句话天下汉字不灭

鲁迅先生的一生更是致力于此,他一直都希望能够废除汉字,推崇拉丁文。很多人都觉得鲁迅先生的这个想法过于偏激,其实这恰恰体现了先生对中国人本性的熟知。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鲁迅先生这样说,反而让很多人觉得推崇白话文是可行的。

其实鲁迅先生从不认为直接废除汉语是可行的,在他看来如果用一个地方的文字来代替全国的方言,反而会使国内的不识字率加重,进而缩小普通百姓的阅读范围。并且他一直觉得像汉字改革这种大规模的运动就必须借助政治。

之所以推崇拉丁文,是因为当时国际上的主要发达国家大多都使用拉丁文。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看法,当时的很多学者都认为是汉字导致了文化落后,进而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

如今很多人批判鲁迅先生的这个做法,觉得他是在埋没汉字,但仔细想想鲁迅先生当时的心中一定也非常痛苦。作为一代文豪,文字是他毕生最爱,他怎会不知道汉字的重要性呢?但在他看来,汉字是中国劳苦大众身上的枷锁,如果不去除,那么民族必亡,与其亡国倒不如灭亡汉字。

鲁迅先生深知,改革汉字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是要坚持下去的,他用自己的笔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振聋发聩的白话文作品。在包括他在内的社会有志人士的推广下白话文逐渐在文化阶层流行,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奋勇拼搏下,白话文终于得以惠及民生。

鲁迅一句话天下汉字不灭

就这样,在民国时期汉字拉丁化被国内甚至是国外都被看作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唯一出路,直到建国 7 年后,中央颁布了《汉字简化方案》,废除了大量繁体字,人们才看到汉字的出路,随着汉字简化,人们的受教育水平也逐步攀升。

时至今日,又有了重回繁体字的潮流,不少文学大家甚至是流量明星推崇繁体字认为繁体字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殊不知如果没有汉字简化的革命,中国汉字早就已经变为拉丁文了,中国文化也将就此断代。

说说个人见解,首先这句话肯定是不正确的!中华民族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民族,没有之一!这点文化自信还是要有!我们的祖先看待任何问题都是整体考虑的,包括我们的文字和传统文化,相比之下西方什么都喜欢简单直接,这真的是好事吗?老祖宗为什么要发明文言文?难道不算是一种文化自我保护吗?晦涩难懂、模棱两可,这是外国人最讨厌的,但你们知道小日本派了多少间谍来偷学中国传统文化吗?他们的求知欲远远大于我们自己!但可喜的是他们永远学不到精髓!想想我们的祖先是多么高明!最后我想说的是永远不要拿西方的理论和角度来看待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所谓的科学更多的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总有一天人类会发现我们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才是最适合人类发展的终极文化!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