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撤出上海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在我国因为以往的辛劳,很多 60 岁的老人就已经要享受晚年的生活了,毕竟辛苦了大半辈子,是到了休息的时候了。但是,很多在农村走出来的超过 60 岁的老人,却还在很多的工地上赚钱打拼,还有的在做清洁工作的等等。

为什么会出有如此的这种现象呢?主要还是因为很多农村出来的本身不像是职工退休的有养老金,这些人是没有本钱和退休金的,只能继续出去打工赚钱,缓解一家人的压力,还有的不想让自己的子女有压力。于是在这个年龄段的人仍旧在不断地打拼干活,就是为了可以自己养老,而不是老是让子女来赡养,这就是我国老一辈人的想法。

但是,想要赚钱打拼的想法是很好的,却想要找工作就没那么容易了,很多年轻人都面临无法找到工作的难题,就更别说一些 60 岁的老人了。如今这个时代,很多想要辞职跳槽的都是一拖再拖,有的甚至不敢辞职,毕竟自己身上背负的车贷、房贷,一旦没有经济来源,那么随时都陷入绝境。

而工作,很多老人是很难找到像是坐办公室的工作的,一般要么是清洁工,要么就是工地的农民工了。而如今很多 60 岁的老人,也将面临“无工可做”的局面,那就是“清退令”的到来。

说起这个清退令,那么到底是啥样的清退令呢?按照上海政府部门发布的通知显示,只要是超过 60 岁的男农民工和年满 55 岁的女农民工,那么就一律不准再从事建筑行业了,而且不论是哪个施工单位是不允许和这些人签订协议的。也就是说当这些人年满 60 岁,几乎能赚钱的工作都要被封掉了。

而如果已经有了此类工作的农民工,并且年龄也达到了,是要被全面“清退”的,一旦少了这份工作,估计很多农民工只能返乡回家了,毕竟想要再找一份其他能力的工作是很难的,有的人一辈子都是跟建筑打交道,再找别的工作很难找到了。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毕竟很多农民工进城打工也就这些工作能干了,把这些工作一刀切之后,那么这些人去做什么呢?这样的行为到底是不是合乎逻辑呢?

首先,为什么相关部门会发布这样的严格“规定”呢?主要还是因为在相关统计的数据上,建筑行业施工现场事故导致死亡人员的比例中,大多数都是 60 岁以上的农民工。就拿上海市来说,在 2019 年的建筑工地猝死案上,多数都是 60 岁以上的老人,所以在这样的情况,各地开始关于 60 岁以上老人不允许进入建筑施工现场作业了。

所以虽然说的是清退令,但是其实也是为了防止这样的现象再次出现,也是为了保护 60 岁以上老人的生命安全着想。但是,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可能失去一份工作那就是少了很多收入,也是非常难过的。

目前在外打工的 60 岁以上的老人不完全统计将近 6000 人—7000 万人之多,这些人超过一大半都是服务于建筑行业中谋生,如今上海都清退令一发布,那么这些人又将何去何从呢?

这些人有的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所以能否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改变呢?毕竟一刀切的结果是很多人工作没了,钱没地方赚了,能做什么呢?

应该找好方法,身体不好的可以选择回家,身体好的也可以选择轻点的工作来干,毕竟这些人就靠着建筑行业过生活呢。

无数的农民工为上海筑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无奈他们只能是匆匆过客。“清退令”下的农民工,可以去上海周边的江浙地区,正所谓“此处不留爷,自由留爷处”。如果年龄实在是太大了,建议回家养老或者就近寻找工作。

毕竟上海人遵守契约精神,上海是一座遵守优胜劣汰规则的城市。上海需要的是高质量的青年才俊人才,不是已经 60 岁的农民工。比如非沪籍应届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等应届本科生可以直接落户上海。因为上海有优质的教育、医疗、养老、基础设施等资源丰富,经济发达、海纳百川,所以一直在不断的吸引年轻人涌入。

而且上海市政府确实办事效率很高,胸怀开放,比如在处理疫情方面一直做的非常好!上海有魄力甚至可以将一个奶茶店定义为中风险地区!很值得其他大城市学习。所以农民工和年轻人喜欢上海,工资也高。但是上海人情亲情淡薄,都在忙着挣钱,高房价也让很多上海人无法置换房子,所以有时候为了父母爷奶遗留的房产,亲兄弟姐妹挣得面红耳赤、甚至打官司也是时有耳闻。

60 岁的外地农民工,虽然也在为上海做贡献,但是占用城市资源,农民工年纪较大,就会时常生病(职业病),占用城市医疗资源,如今上海的老龄化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你在小区里、地铁口、医院、篮球场、公交车、商场………,随处可见大爷大妈,他们有医保也需要医疗资源。

其实 60 岁的外地农民工,即便不能留在大城市继续打工,也可以回乡发展,虽然工资低,可人口回流到农村,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回家,这才是他们最终的归宿。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