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为啥不让补课

1次阅读
没有评论

某种程度上是当代教育转型冲突的一种外在表现。

先说说规定不能补课的初衷。

不能补课的背后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迫切和焦虑。

先简单回顾一下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国作为世界教育大国、教育古国,有着光荣的教育传统和悠久的教育历史。自孔子开办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私学以来,中国教育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这其中科举制对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根本性的影响。

自隋唐开始的科举制,消除了以前军功爵制、举孝廉、九品中正等选士的弊端,打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社会阶层格局,畅通了民间选才、公平选才的渠道,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到中后期,明太祖将源于元朝的八股文体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严重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也致使教育偏离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变成了应试的工具。

教育局为啥不让补课

1977 年,面对建设的巨大人才缺口,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的恢复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随着世界发展的突飞猛进,只重视智力教育显然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1985 年 5 月,邓小平同志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和中共十三大报告中,都强调“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问题。这是素质教育的最初思想源头。

在邓小平同志讲话以及中央文件的启发下,关于“素质”、“民族素质”、“劳动者素质”、“国民素质”的研究日益增多。教育界针对教育实践中出现的片面追求升学率和由此引发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从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提高民族素质出发,进行了讨论分析。在教育教学一线,开始大胆尝试,改革创新,涌现出一些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教育改革实验模式。

1993 年 2 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总结广大教育工作者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教育局为啥不让补课

素质教育的推进可以说是规定不能补课的主要由来。

再说说很多学校都在补课的初衷。

这里有个核心问题。虽然素质教育搞了这么多年,必须看到改的只是教育的入口和过程,教育的出口没有变。中考、高考一张卷定输赢的方式依然牢不可破。

一方面考试依然是绝大多数普通家庭孩子的唯一出路。

随着科技日益高度发达,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没有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做支撑,无论是就业、还是长期发展都不会有太好的机会。从农民工的分化与变迁,可以清醒的看到,靠简单出卖劳动力换取生计,将变得越来越难。高考时代的白卷英雄们,如今看来,结果大都不尽人意。

比如 2006 年河南高考女孩蒋多多,2008 年安徽考生徐孟南,2010 年的陕西考生张皎等等,很多人成为当年的新闻人物,成为媒体舆论竞相推崇的所谓“陈述高考弊端,抨击应试教育”的典型案例。但是上学没受的苦,生活都会一点一点还给你。以徐孟南为例,十年来,他求职屡屡受挫,只能流落四方,做各种苦工,组装广告箱、造井盖、包装产品,吃尽苦头。十年后,终于明白高考的重要和不读书的人生之苦。已是两个孩子爸爸的他,再次参加高考,边工作边备考,竭尽全力重返校园。只可惜,十年岁月蹉跎换来的认知成本确实有点大。

教育局为啥不让补课

另一方面,即便是高考成功,好与一般之间的差距依然显著。

非 211、985 本科的硕士、博士们,近些年,找工作时,屡屡被学历倒查,因为本科学历受到区别对待的事情时有发生。高考考不好,通过考研来弥补的想法,在某些行业依然行不通。高考仍然是学历教育中最大的一道坎。虽然自 1999 年开始的高考扩招,已经进行了 20 年,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了非常高的比例,但是作为高等教育优质资源曾经的 211、985,现在的双一流,仍然是非常稀缺的资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状况并没有实质改变。只不过是现在独木桥两侧增设了辅路,可是辅路通到对岸后仍然是辅路。

因此,只要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不改变,规定不能补课与学校自发补课的冲突必然存在。

如果强行禁止补课,必然会导致一种结果,该补的课由校内转移到了校外。

一是学校不组织补课,在职教师课外办辅导班或担任家教,收取报酬。这样既扰乱了正常的课堂秩序,扭曲了师生关系、学校与家长的关系,也有损师德。甚至出现某些品行不端的老师课上故意不教,迫使学生课下交费补课。

二是繁荣了校外辅导机构,使学校逐渐丧失了教育的主体地位。现在的校外辅导机构可以说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而且动辄价钱不菲,至于性价比如何,只能靠家长自身辨别和学生的亲身体验了。现在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各种课业补习班、中高考冲刺班,为应试教育加油鼓劲;另一类是各种兴趣特长班,舞蹈、音乐、美术、围棋等等,趁着素质教育的东风,蓬勃生长。苦得确实家长和孩子。家长挣钱不易,花钱如流水。孩子上学轻松,节假日忙的一塌糊涂。

教育局为啥不让补课

这些问题的存在,归根到底还是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再加上资源分配不均衡,造成了家长们的教育恐慌,生怕自家孩子输在起跑线。

教育局为啥不让补课

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些(或者说很多)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不惜重金主动要求补课,而且互相攀比。好像不补课就不是一个好家长,不补课就考不上名校。殊不知那些考上名校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没补课的,学习好的孩子可以说智力超群,也可以说是天生的学习料,而那些学习差一些的孩子也不是弱智,他们可能对学习没有悟性,而对其他领域(比如文体)感兴趣,这些孩子决不是靠补课就能把学习搞好的,要知道绝大多数孩子都是平凡过一生,你再“望子”“成龙”的也是少数。现在的孩子已经很苦了,以初三为例,每天写作业要到 11 点,早上还要早起上学,睡眠严重不足,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免疫力,危害身体健康,这决不是危言耸听。你花费巨额资金让孩子补课、上私立贵族学校,带给孩子的是精神负担并助长不正之风。有一句广告词大家都记得“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如果都不去补课,教师违规补课现象也就不复存在。我们在谴责不良教师违规补课的同时,作为家长是不是也应该好好反思一下呢?

正文完
 
评论(没有评论)